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重庆景点历史由来简介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重庆景点历史由来简介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,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25908处,其中古遗址类1542处,古遗址时代从旧石器时代至明清均有涵盖,所呈现出的文化序列基本完整,内容丰富,类型齐备,在全国省市自治区中不多见。这些璀璨的文化遗产,是重庆城市之根,是延续至今的历史记忆。
一:合川钓鱼城遗址,位于重庆合川区东成半岛之钓鱼山上,锁钥三江。
二:奉节县白帝城遗址位于奉节县以东10公里的瞿塘峡西口,为东汉东郡治,唐夔州州治,宋夔州路治所在。
三,云阳磐石城遗址,又名大石城,磨盘寨。位于云阳县青龙街道。
四 万州天生城遗址,位于万州周家坝街道。
重庆的璧山区,在春秋战国时为巴国地,秦置巴郡江州县,唐朝至德二年置璧山县,因境内“山出白山,明润如璧”而得名“璧山”。2014年撤县设区。
璧山区下辖6个街道、9个镇,幅员面积914.55平方千米,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(市)、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、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、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县、国家水利风景区、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、国家卫生区………
在五千年前,璧山就已有先民劳动生息。春秋战国时,县境为巴国地。周慎觐王五年(公元前316年),秦灭巴。周赧王元年(公元前314年),秦置巴郡江州县,今县域为江州县属地。据清同治4年《璧山县志》载:璧山“禹贡梁州之域,周为巴子国地,秦灭巴置巴郡为巴郡地,汉为巴郡地属益州,三国属蜀汉,晋为巴郡地属梁州,宋齐俱为巴郡地属益州,隋为巴江津二县地属渝州”。两汉时期,璧山境内经济发展已呈较高水平,来凤就设有驿站,成为成都至重庆的交通要道。东汉时期,璧山境内就已流行雕刻精美的画像石棺作为墓葬方式。
璧山建县于东汉到蜀汉之间,名为常安县,隶属巴郡。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“蜀汉时,巴郡领县六 :江州、枳、临江、平都、乐城、常安。”这里说的枳,是涪陵;平都,是丰都;乐城,在南川、 遵义一带;临江,在现在的合川、北碚一带;常安,是璧山、永川、荣昌、铜梁、大足一带了,县府应该在王来驿(现在的来凤驿)。璧山这个地方当时是蜀将张嶷负责修复的驿道的地方,是蜀国去吴国的必经之地,也是紧邻巴郡(重庆)的屏障之一,常安县很宽广,因为东汉末年和蜀汉时期,这里兵祸连年,地广人稀。故在蜀后主刘禅降晋前废之,并入江州县,临江也废而并入江州,这时是江州县的辖区最大的时候,才应该是《词源》和《重庆府志》记述的那样宽广。
唐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,据唐《元和郡县图志》(公元806年)记载:“壁山县,本江津、万寿、巴三县地,……川中有一孤山,西北二面险峻,东南面稍平,土人号为重壁山(今茅莱山),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置县,因山为名。”唐置县时,隶属渝州,其时县域包括今县境全部及今永川区全境、铜梁东南部、北碚南面小部,沙坪坝和九龙坡中梁山以西部分、江津长江北岸, 县府驻地在壁山镇(今璧城街道)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景点历史由来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重庆景点历史由来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tolarniaszczecin.com/post/673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