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重庆高峰出行是怎样规定的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重庆高峰出行是怎样规定的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重庆限号规定执行时间:自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施行。
一、错峰通行范围
2、错峰通行区域:高家花园大桥及复线桥、石门大桥(双向)、嘉华大桥(双向)、渝澳大桥、嘉陵江大桥、曾家岩大桥(双向)、黄花园大桥(双向)、千厮门大桥(双向)、朝天门大桥(双向)、东水门大桥(双向)、长江大桥、长江大桥复线桥、菜园坝大桥(双向)、鹅公岩大桥(双向)、真武山隧道(双向)。
二、错峰通行规则
在工作日按汽车号牌(含临时号牌)最后一位***数字对应,对应规则为:
星期一:1和6错峰通行;
星期二:2和7错峰通行;
星期三:3和8错峰通行;
星期四:4和9错峰通行;
重庆早高峰从7点钟开始。
工作日早高峰:7:00—9:00;工作日晚高峰:17:00——19:30;每日共4.5小时。
鉴于目前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主要集中在工作日早7时至9时、晚17时至19时30分这2个时段,错峰方案仅设置了工作日早晚高峰共4.5个小时的错峰时段,其余时段正常通行
重庆早高峰从7点钟开始。
工作日早高峰:7:00—9:00;工作日晚高峰:17:00——19:30;每日共4.5小时。
鉴于目前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主要集中在工作日早7时至9时、晚17时至19时30分这2个时段,错峰方案仅设置了工作日早晚高峰共4.5个小时的错峰时段,其余时段正常通行。
主意仿佛不错 ,毕竟可以减少五分之一的车流量。但是,实际情况也未必,根据我的观察,限行一旦实施,估计我相邻车位那几辆礼拜天模式的车,恐怕就会改变它的出行模式了。那压下的五分之一又有多少被补回去,就不得而知了。这限行的效果,还真不好说。
其他的就不用说了,整个杨家平九龙坡区的中心地带,感觉都是三轮车板拜拜车,横冲直撞。特别是盛世华城西西摩尔附近,盛世华城一圈的免费停车位,全被没有车轮,甚至连车架都没有的三轮车占据。不交费的三轮车也能占用社会***。????!!!
重庆的堵车,是硬件问题,不是减少几十万辆车就能解决的。
重庆可以说是我国有人居住的区域中,天文地理最差的地方,域区有两条大江(长江、嘉陵江)穿城而过,这两天大江将重庆分割成一块块窄小的区域,区域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架桥,而每座桥梁的入口处,都不可避免的成为“肠梗阻”,凡是过桥处必堵无异。
更悲催的是,重庆不但大江大水阻碍了交通,山地地貌更是雪上加霜。重庆市区,老天安排了几道沟岭,本来两条大江已经把重庆分割成几个“小碎块”区域,沟岭又把“小碎块”细分,这就导致整个重庆都成了一块块零散的片区,而每个片区又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,只能靠打隧道来解决。这又产生一个交通难题:入隧道处必堵!
重庆四车道以上的公路,到了桥头、隧道口,几乎都“缩颈”变成两车道。多条道路的车流,一下子汇聚成两车道车流,不堵那才是怪事。
实际上,重庆460辆机动车,在主城区跑的,不足100万辆,还能把重庆堵的一塌糊涂,就是因为重庆的地貌、水文的恶劣造成的,不是增加几条大桥、隧道可以解决的。重庆限号,只限制了约20万辆车通行,对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起不了多大作用。
想当初重庆刚直辖,没有多少机动车,在各个区域(观音桥、解放碑)照样乱哄哄,毫无次序而言。这就是因为重庆每个区域,对于庞大人口的重庆来说,都显得窄小。重庆的窄小,是根上的,是无法改变的:道路窄小、住宅区房子之间距离窄小……总之,重庆的一切空间,都很窄小,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和车辆。
所以,重庆要解决交通问题,应该首先把主城区功能分流,把与行政无关的所有行业全部分流到区县,人跟单位走,必然减少主城区的人口和车辆,这或许能稍微缓解主城区的交通混乱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高峰出行是怎样规定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重庆高峰出行是怎样规定的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tolarniaszczecin.com/post/669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