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重庆方言招牌美食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重庆方言招牌美食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重庆方言里说的“吃龙肉”,相当于普通话里的“吃好的”的意思,这里泛指吃美味佳肴。与普通话中的“吃唐僧肉”意思相近。“龙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物,呼风唤雨,法力无边,能够吃上龙的肉,那是了不起的美味,所以民间就把“吃龙肉”比喻成“吃好的”。“吃龙肉”侠义上说是重庆方言,广义上讲是我国西南地区方言,流行范围广泛。
重庆方言柚子就是橙子。有五步红橙,有沙田柚,有梁平柚,还有蜜柚等等,统称为柚子。这些柚子各有各的味道,例如梁平柚清凉口感中带一点麻的味道,沙田柚个小口感清纯,而蜜柚就是个大,份量很足,口感清纯带甜。
五步红橙就是口感清纯水分充足,余位带酸。各种柚子有个人特殊的味道。
四川话中吃嘎嘎就是吃肉。四川话与普通话最接近,在方言中属于比较好听也比较好懂得一种语言。四川人好客、好吃,四川的美食溢满天下。到过四川的人都说四川的菜吃了就忘不了,什么火锅、红烧肉、腌肉、香肠等等,小孩只要会说话的就会说我要吃嘎嘎,就是我要吃肉。
是吃肉的意思。在四川话中,“嘎嘎”指所有的肉类食品。
嘎嘎【gǎ gǎ】
释义:“嘎嘎”,指肉。
四川儿歌:“黄斯蚂蚂,来抬嘎嘎。大官儿不来小官儿来,吹吹打打一路来。”
造句:
1.娃儿噘着嘴说:“我不吃肥嘎嘎。”
2.幺儿不要哭了,妈妈回去给你买嘎嘎吃。
四川话,又称巴蜀方言,属汉语西南官话。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“湖广填四川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,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、广东、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。
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,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,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,因而四川话本身并没有标准音。
扩展资料:
我知道的重庆方言:要得(好,行);对头(对);孩子(鞋子);高头(上面,上边);棒棒儿(民工);爪子(做什么);脑壳(脑袋);扯皮(吵架,纠缠);偷油婆(蟑螂);旷兮兮(很糊涂);吃嘎嘎(吃肉);惊抓抓的(大惊小怪);告一哈(试一下);排轮子(排队);雄起(加油);长得乖(长得漂亮);摆龙门阵(聊天);抓瞌睡(打瞌睡);耍朋友(谈恋爱,搞对象);老壳(脑袋);茶浮(茶壶);记到哈(记得啊);神戳戳的(发神经,神经兮兮);婆娘(老婆);妹儿(姑娘);幺儿(来)(儿子,女儿);大爹(大姨夫)。
1、耙(pa)耳朵——指怕老婆的男人。
2、紧到说——就是一直在说,唠叨的意思。
3、紧到说——就是一直在说,唠叨的意思。
4、爪子——做什么
5、脑壳——脑袋
6、背时——倒霉
7、乡音——便宜的意思
8、婆娘——老婆、或者骂女人的意思。
9、晓得——知道的意思
俗话说:“天不怕,地不怕,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。” 这句话是说四川人学普通话难,但也侧面反映了四川方言独具特色。
多有特色呢?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吧。
1. 平翘舌不分导致的尴尬。
我刚去重庆读书的时候,特别不喜欢买东西,为啥呢? 因为我听不懂这个东西究竟是10块还是4块……
2. 非常形象。
例如,四川人把蜘蛛叫波丝。波乃飘荡者,丝乃光滑细腻也,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蜘蛛吐丝的形象。
3. 喜欢用叠词。
如果有人说你“烦造造”的,那可不是说你烦,是说你脏兮兮啊。
下面图片里的四川话,大家懂几句呢?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庆方言招牌美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重庆方言招牌美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tolarniaszczecin.com/post/29031.html